“跨境电商正迎来全新的历史机遇”,这一看法已成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基本共识。
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.69万亿元,增长31.1%,其中,出口1.12万亿元,增长40.1%,而在过去5年,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增长了近10倍。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,未来1年至2年,我国外贸进出口仍将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,跨境电商将进入快速发展期。
商场之中“危”“机”并存,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传统贸易造成深刻冲击的情况下,跨境电商“逆势”而上,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爆发增长中的跨境电商,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?面对这些趋势,企业又该采取哪些行动?
突如其来的疫情反而加速了跨境电商的发展?
一方面,受新冠疫情影响,国外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加速由线下向线上转移。为控制新冠疫情,世界多国出台外出限制令,导致线下消费场景大幅度减少,大部分消费场景加速由线下向线上电商平台转移。
以北美为例,2019年线上零售渗透率10.7%,2020年线上零售渗透率14.0%,是线上消费单年增长最快的一年。
另一方面,疫情使得全球制造业供应链遭受较大打击,国际产能至今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,由于我国疫情防控较早控制住,依托于国内强大完整的制造业供应链优势,外加国家外贸政策红利释放,跨境电商方能借此东风发展迅猛。 然而,这场疫情只是催化剂,跨境电商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真正驱动变革的是内因,其中包括:“潮水已至”,跨境电商4大新趋势
潮水已至,我们需认清潮水的方向。纵观整个跨境电商趋势,可以归纳如下4大趋势。 1. 全球电商模式去中心化。表现为社交电商新玩法以及短视频、直播大火;独立站成为品牌新选择。
2. 后疫情时代新需求爆发。表现为空间广阔的新兴市场崛起;“宅经济”到“户外经济”的转变;以及元宇宙下虚拟体验的需求爆发。
3. 产业发展趋向生态化。表现为主流电商平台转向生态型平台;从业者多元化,更多小B(包括中小企业及个人转型的卖家)入局;供应链整合服务成风口。
4. 海外仓加速发展,服务深度本地化。表现为海外仓储数量加速递增;最后一公里的到地服务体验更受重视。
近两年,跨境电商的获客渠道愈加多元化和碎片化,这得益于移动端应用的增长与成熟,以及海外新社交营销渠道的不断崛起,社交电商和独立站这样的去中心化多平台布局得以被广泛接受。 红人带货: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、TikTok等海外头部社交平台上活跃着大量的网红带货达人,其为商家们带来了海量获客渠道,增加了商品曝光的机会。 社交电商:各大视频平台都在着力布局社交电商。以TikTok为例,它为印尼、英国两个地区开通并测试了购物车功能,帮助商家能够更好地在短视频中进行引流。 另外,TikTok的去中心化算法能充分给予商家更多的流量。快手国际也在积极布局,其在巴西新增的广告平台在5天时间内,浏览量超过2亿。一旦这类平台的购物功能全面放开,跨境电商商家或将迎来一波流量的红利期。 直播:直播正成为带货和流量入口的新趋势。不同于国内直播,海外直播会更注重娱乐性,并没有太多打赏刷礼物的模式。 YouTube数据显示,疫情期间观看直播的时长比视频时长多达4倍,直播时长年增长率达到130%,观看时长年增长率达到80%。在近期YouTube举办的直播活动“YouTube Holiday Stream and Shop”中,对其直播购物平台进行了大规模测试。 TIPS:面对大火的社交媒体渠道,建议商家趁早入局。刚起步的商家可以选择主流直播平台入手,因为他们有成熟的培训系统,网红部分可以考虑联手第三方网红公司,通过数据分析匹配更适合自己的网红。
9月发生的亚马逊封号门事件,加速了商家们布局多平台以分化风险的脚步。其中,独立站成了许多商家出海的新选择。根据《2020年雨果网第二季度跨境电商行业调研报告》,26%的外贸企业选择自建独立站。 独立站可以是商家自己投入技术搭建的网站,也可以是在SaaS服务上一站搭建的“品牌独立站”,和第三方平台相比,其优势在于能够打造私域流量、有利于打造自有品牌、打造个性化营销体系。 说白了就是“品牌”二字。不可否认,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以其巨大的流量和成熟的运营模式,对中国品牌具有极大价值,但由于缺乏前期积累,中小企业想以新卖家的身份进入亚马逊等头部第三方平台,实现弯道超车确实非常困难。 然而现阶段,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交易额占我国跨境交易总额的70%左右,但其中不到20%建立了自主品牌。 在流量去中心化的风口之下,基于SaaS技术平台,商家得以自建独立的电商导购网站,摆脱大平台玩法的束缚,将流量和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上,深挖品牌价值。 但不可否认,独立站也有其自身弊端,因为本质上是运营私域流量,如果不去做曝光,这些“独立站”就如茫茫大海上的孤岛,无人问津。 离开了拥有流量的主流平台,独立站初期建立后需要靠社交媒体、SEO等渠道引流,投入成本很难把控,需要一定的运营经验,很可能面临投入大、产出少的情况。